買精油先看標籤

#鄉野傳說 小心你被「等級神話」誤導了!

你是否聽過:「這是芳療等級精油,所以更安全、更有效!」
又或看到某品牌標榜「醫療等級、食品等級、治療級」的精油,強調它們「更純粹、更有效」?

實情是:

「芳療等級」根本不是國際公認的標準,而是品牌自訂的行銷術語。

🔍等級」這個說法從哪來的?

很多品牌為了行銷包裝與價格定位,創造了這些聽起來很專業的名詞:

  • Therapeutic grade(治療等級)
  • Clinical grade(臨床等級)
  • Aromatherapy grade(芳療等級)
  • Certified pure therapeutic grade(CPTG)

這些名詞並沒有國際芳療機構或ISO、IFRA等組織正式定義
也就是說,任何品牌都可以自行宣稱

 


✅ 那怎樣的精油才是「安全且有效的」?

真正能衡量精油品質的,不是「品牌說了算」,而是以下這些指標

  1. 純精油以深色瓶裝裝罐

深色瓶裝以確保保存過程不會受光影響變質

  1. 標籤標示清楚
    (1) 是天然萃取精油,還是香精香料?

判別方式可以用天然萃取精油通常會標示:拉丁學名與產地來源標示清楚
例如:Lavandula angustifolia(真正薰衣草,來自法國)

(2) 是萃取自植物哪一個部位?

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成分,不同成份也有不同的使用方法

(3)取自哪一個國家?

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不同的國家也有不同的氣候狀況,產地不同,氣味也不一樣

(4)萃取方法?
精油的萃取方法多數為蒸餾法,但是柑橘類的果皮是利用壓榨萃取法,也有溶劑萃取法,不同的萃取方法出來的精油成分/香氣和價格也皆有差異。
 

  1. 標籤上第三方認證單位 

例如歐盟有機認證法國農業AB認證等等認證,需經過管控的有機農場以及嚴格的環境規範,不得使用化肥和基因改造技術。

選擇精油/植物油建議勁量挑選使用有機種植的植物,因為很多農藥和殺蟲劑都是脂溶性的,若是非有機的植物,可能有農藥等化學物質殘留在精油中的風險的疑慮。

以上簡易的三種辨識標籤方式,基本上就可以了解廠商想要揭露的資訊

🌿 專業的芳療師,如何選擇精油?

芳療師選油,不是看「等級」,而是看:

  • 來源與製程是否穩定、可追溯 (非層層分裝,小型工作室分裝)
     
  • 用途與化學成分是否匹配

比起被「等級」誤導,真正該關心的是:

這瓶油的成分對我的需求合適嗎?我知道它從哪裡來嗎?


總結:你需要的是天然有機的好精油,不是漂亮的行銷術語。

別再被「等級」洗腦了。
芳療是植物化學與人體的科學和藝術,不是神秘學,也不是行銷話術。

 

選油之前,請問問自己兩個問題:

  1. 這瓶油的來源與成分我了解嗎?
     
  2. 用在我身上的產品,我願意去理解他的細節嗎?
     

你越理性選油,精油才能越有效地幫助你。

 

Vishwa 有機精油 香氣隨行

#精油標籤怎麼看#芳療等級是行銷語言 #精油謬誤破解 #精油品質真相  #芳療師如何選油原則 #芳療知識#EssentialOilMyths #選對精油才能有效 #AromatherapyEducation #精油推薦#從標籤看品質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